第一道防线,守住!(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)

2020-02-05

 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。

  武汉各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,成为这道防线上的“战士”。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城乡的各个角落,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,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,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。

  八天八夜不回家:疫情来袭,党员冲锋在前

  “书记,你要想想办法,保护大家啊!”大年三十,38岁的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书记杜云面对的,是一群尽心尽力的社区工作人员。就在前一天,1月23日,武汉宣布关闭所有离汉通道,而此时,芳草社区的消毒水、口罩几乎消耗殆尽。

  芳草社区是2018年底成立的新社区,共有3846户居民,人员复杂。杜云心里清楚,如果产生恐慌,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恐怕要出岔子。

  大年初一一大早,杜云四处打电话筹集防疫用品,一圈电话打下来,终于买到2000个口罩。但口罩还是不够,消毒水也缺。杜云干脆开上车,一家一家药店问,一个一个诊所找,跑了一天,终于买到了10多瓶消毒液。下午6点返程回家时,又遇上交通管制,等她到家时,已是次日凌晨1点……

  社区对3846户居民展开拉网式排查。“之前大家跑得勤,掌握了第一手资料。”杜云说,社区网格员对楼栋里的党员、孤寡老人、小孩、志愿者等人员情况都做了统计,帮了大忙。

  光靠社区干部人手不够,还须积极发动社区党员、志愿者、居民群众一起并肩作战。“我们社区,有老党员主动请战,有志愿者争当专车司机,有医务工作者组成网上专业咨询服务队。”杜云说,“党员干部带头参战,人心稳了,工作好做了。”两天时间,大家把全部居民情况都排查了一遍。

  疫情来袭,唯有众志成城。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二大队,1月23日以来,党支部书记范胜华8天8夜没回家,带领二大队全体工作人员、志愿者战斗在一线,全身心投入防控疫情工作,守护社区近8000名居民的健康。

  “抗击疫情,我们是坚守前线的战士,是战士就不能做逃兵!”范胜华这样给大家鼓劲儿。二大队有居民2677户7866人,工作任务重、压力大,社区工作人员全天候连轴转。

  “你们不要紧张,要相信党和政府,不要出门,有什么需要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。”辖区里有不少空巢和孤寡老人,范胜华送去口罩、消毒液等防疫用品,嘱咐他们不要出门,有事及时联系。

  疫情来袭,共产党员冲锋在前。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道社区,腾龙小区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和入党积极分子30多人组成“红色跑楼团”,将爱心蔬菜挨家挨户送到居民家门口。不到3天,就为小区900多户居民送去5000多斤蔬菜。

  在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井岗社区,党员逐一“结对”帮助发烧居民,随时跟踪病情,了解医疗、生活用品需求,提供精准服务。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,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。我们要让老百姓看到党员、依靠支部。”井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桂芬说。

  24小时轮守:群防群控,筑牢第一防线

  一张简单的办公桌,一张简陋的床,记者见到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霖时,他正在24小时值班室里填写居民登记册。前一天晚上,一位持续发热的居民感到呼吸急促,被紧急送医,他正在更新信息。

  多闻社区是一个以老旧小区为主的社区,户籍人口4007人,常住人口约5000人,流动人口多。然而,整个社区只有8名网格员,人手严重不足,怎么排查?那就线上线下一起上!

  1月28日起,社区干部就根据社区名册挨家挨户打电话,同时通过微信群、微邻里平台等方式进行线上排查。电话打完,还要入户排查。网格员要搜集居民发热后是否就诊、在哪就诊以及医院检测报告等信息,并按时上报。“登记册也会定时更新,不断完善和精确信息数据,更好掌握社区动态。”田霖说。

  “截至2月1日晚10点,共排查登记3例确诊人员,35例发热人员。”田霖翻开登记册,每一个登记在册的居民都按照发热症状的程度,标上了红、黄、蓝、白四种颜色,一目了然。

  田霖介绍,红色代表最严重,白色代表已经没有发热症状。根据居民的不同身体状况,社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,“比如家庭周边的隔离范围、楼道里的消毒频率、跟踪关注身体状况的密切程度等。”

  社区老年人多,防范意识较弱,为加强宣传,田霖带着网格员,走街串巷小喇叭、社区广播大喇叭、社区消防车改造的流动喇叭一起上。为应对突发情况,田霖带着社区干部24小时轮班值守,随时接听电话,应对突发情况。

  田霖一天要接上百通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。有的需要代买口罩,有的着急打听疫情,还有一些因为焦虑恐慌打来的。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400-888-8899